清明至,万物生
来看看清明节背后的那些化学知识
1、祭祀时烧的香是什么成分?
寺庙里经常会烧的香都是用檀香做的。其主成分为α及β-檀香烯、檀萜、檀萜酮、α-檀萜醇、檀香酮、檀香酸、檀油酸;另含檀香色素、去氧檀香色素等.
东印度檀香木油所含主要香味物质结构
檀香醚的合成路线之一
檀香醚,无色液体。具檀香木香气并带花香气息。沸点80~82℃(0.13~0.26kPa)。相对密度0.897~0.898。折射率1.4455~1.4460。由二氢月桂烯在甲醇作用下,将所得甲氧基化合物进行环氧化,最后接触加氢而得。也可由别罗勒烯的3,7-二甲基-6-辛烯-2-醇在酸催化下的甲醇加成而得。用于日用香精。
具有龙脑烯醛骨架的檀香类香料合成路线
2、雨中的化学物质
清明时节雨纷纷,昨天很多地方都下起了雨,有的雨中含有硫化物,会形成酸雨,具有腐蚀性。
酸雨是怎么形成的?对环境和人有什么危害?有什么减少酸雨的办法?
当烧煤的烟囱排放出的二氧化硫酸性气体,或汽车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烟气上升到天上,这些酸性气体与天上的水蒸气相遇,就会形成硫酸和硝酸小滴,使雨水酸化,这时落到地面的雨水就成了酸雨。煤和石油的燃烧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祸首。
3、酒的化学知识:
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 酒是多种化学成份的混合物,酒精是其主要成份,除此之外,还有水和众多的化学物质。这些化学物质可分为酸、酯、醛、醇等类型。决定酒的质量的成份往 往含量很低,但种类却非常多。这些成份含量的配比非常重要。
饮料酒中都含有酒精,酒精的学名是乙醇,分子式:CH3 CH2 OH,相对分子质量为46。酿酒其实就是糖转化成乙醇的过程,化学反应为:
C6 H12 O6 → 2CH3 CH2 OH + 2CO2
⑴酒在人体内的吸收:
酒精无需经过消化系统而可被肠胃直接吸收。酒进入肠胃后,进入血管,饮 酒后几分钟,迅速扩散到人体的全身。酒首先被血液带到肝脏,在肝脏过滤后,到 达心脏,再到肺,从肺又返回到心脏,然后通过主动脉到静脉,再到达大脑和高级 神经中枢。酒精对大脑和神经中枢的影响最大。
人体本身也能合成少量的酒精,正常人的血液中含有0.003%的酒精。血液 中酒精浓度的致死剂量是0.7%。
⑵酒的度数:
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,通常是以20 ℃时的体积比表示的,如 50 度的酒,表示在100 毫升的酒中,含有乙醇50 毫升(20 ℃).
表示酒精含量也可以用重量比,重量比和体积比可以互相换算.
西方国家常用proof表示酒精含量,规定200 proof 为酒精含量为100% 的酒.如100proof 的酒则是含酒精50%.
⑶啤酒的度数:
啤酒的度数则不表示乙醇的含量,而是表示啤酒生产原料, 也就是麦芽汁的浓度,以12度的啤酒为例,是麦芽汁发酵前浸出物的浓度为12%(重量比).麦芽汁中的浸 出物是多种成分的混合物,以麦芽糖为主.
啤酒的酒精是由麦芽糖转化而来的,由此可知,酒精度低于12度.如常见的浅色 啤酒,酒精含量为3.3-3.8%;浓色啤酒酒精含量为4-5%.
⑷饮酒的最佳温度:
黄酒,适当加温后饮用,口味倍佳,但是究竟多为温度为宜, 还没有人做过系统研究古代用注子和注碗,注碗中注入热水,注子中盛酒后,放在注碗中.近代以来,用锡制酒壶盛酒,放在锅内温酒.一般以不烫口为宜.这个温度约为45-50℃左右.
白酒,一般是在室温下饮用,但是,稍稍加温后再饮,口味较为柔和,香气也浓郁. 邪杂味消失.其主要原因是,在较高的温度下,酒中的一些低沸点的成分,如乙醛, 甲醇等较易挥发,这些成分通常都含有较辛辣的口味.
葡萄酒:不同的葡萄酒适宜的饮酒温度有所不同.
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 8-12 ℃
香槟酒、汽酒和甜型白葡萄酒 6-8 ℃
新鲜红葡萄酒 12-14 ℃
陈年红葡萄酒 15-18 ℃
啤酒:啤酒是一种低酒度的饮料酒,较适宜的饮用温度在7-10℃之间,有的甚至 在5℃左右.如果喝黑啤酒,温度更低些,较为流行的做法是将酒置于冰箱内冻至表面 有一层薄霜时才拿出来喝.
⑸金酒(Gin)
金酒是一种再制酒,它是用高酒度的中性酒为酒基,加入桧属植物的浆果或 其它风味料,再次蒸馏后得到的产品。配制的金酒无须再次蒸馏,是用桧属植物的 香油或其它风味料调配而成的。
⑹俄得克(Vodka)和兰姆酒
俄得克是一种中性烈性酒,无色、无味,无香气及无任何特征。在制造时, 经过多次蒸馏,或蒸馏后用活性碳处理。在俄得克中加入某种风味料,该酒就具有这种风味料的特征,因而也用这种风味料的名称命名。
兰姆酒是用甘蔗汁或糖蜜为原料,经发酵、蒸馏而得到的烈性酒。在靠近赤道的一些国家产量较大。